您的位置:18>18详情
返回列表

张军扩: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联合课题组在深入研究中国实践、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培育增长新动能的政策建议。希望这份报告不仅能够对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政策有所裨益,也能够为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决策参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近日就最新发布的《创新中国: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报告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9月1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与世界银行集团联合发布《创新中国: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报告。该报告是三方合作研究课题“培育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的研究成果。围绕该课题研究背景、特点、核心内容以及亮点等方面,联合课题组中方执行负责人张军扩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对课题及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入解读。

       合作背景

       中国经济时报:请你介绍一下“培育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课题的设立背景、联合课题组的合作情况以及主要研究成果。
       张军扩:作为中国中央政府直属的政策咨询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之间具有长期良好的研究合作关系。特别是从2010年到2015年,在高层领导的直接推动下,双方成功完成了两项重大合作研究项目。一项是关于2030年的中国,一项是关于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化。2016年2月,李克强总理会见来访的世界银行时任行长金墉(Kim Yong)时,双方商定,在此前已经成功合作完成上述两项重大研究的基础上,再联合开展“培育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研究。2016年7月,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世界银行集团,成立联合课题组并正式启动研究,三方的主要领导担任课题负责人。
       联合研究以寻找和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为目标,兼顾近期和中长期,聚焦若干关键领域,提出改革重点和对策,为中国顺利实现增长动能转换提供支撑。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发展研究中心和世行投入了上百名精干的研究人员,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赴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以多种方式进行了充分和深入的沟通、交流和研讨,提出了诸多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部分阶段性成果以专题报告形式分别于2017年5月和8月报送国务院,受到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课题的最终成果涉及生产率提升、创新与数字经济、人力资本、创业与竞争、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全球化、制度环境等重要问题。
       课题报告初稿完成后,课题组专门向国务院12个相关部委征求了意见建议,并反复修改完善。联合课题组在深入研究中国实践、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培育增长新动能的政策建议。希望这份报告不仅能够对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政策有所裨益,也能够为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决策参考。

       四大特点

       中国经济时报:国内外关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一主题的研究很多,你认为,与其他研究相比,本项研究的突出特点和价值是什么?
       张军扩:我认为,这项研究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高层交办、服务决策。正如刚才所介绍的,此项研究是李克强总理会见世行时任行长金墉先生时亲自提议的,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提供服务。课题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提出后第一时间呈报国务院,并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第二个特点是全球视野、世界方案。对于中国能不能在新常态过程中顺利实现新旧动能转化,目前国际社会上有很多争议和讨论。本报告是由财政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世界银行集团联合成立课题组展开研究的。
       通过合作研究,报告在深入调查和把握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提出了诸多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很普遍,寻找和培育增长新动能是全球各经济体都面临的挑战。希望这份培育新动能的中国方案,对其他国家也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三个特点是深入实践、力求管用。这份报告既不是学术专著,也不是关于经济形势或政策的白皮书,而是将发展理论与中国探索相结合,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报告。报告完成历时3年,做得很扎实。报告中有详实的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第四个特点是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口。新旧动能转换对于推动我国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不仅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教训,也站在新的起点,谋划中国长远发展,回答了很多面向中国未来10-15年培育新动能的相关问题。

       五大亮点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最新发布的《创新中国: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报告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哪些重要观点值得关注?
       张军扩:首先,这份报告有一条核心主线,也可以说是本报告最重要的观点,即中国需要培育增长新动能以应对生产率的挑战,在经济中进一步促进创新。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明显放缓,近年虽有所回升,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目前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一半左右,因此,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未来增长仍有很大潜力。为应对生产率增长放缓的挑战,实现长期持续增长,本报告提出了“3+6+7”改革议程。
       3即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主要来自3个要素,用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D”表示,简称3D——消除资源配置中的扭曲(Dist or ti on)、加速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的扩散(Dif f usion),以及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明创造(Discov? er y),从而拓展中国的生产力前沿。
       6即决定中国未来增长的6项战略选择:实现增长新动能三要素的合理平衡;重塑产业政策;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与全球合作伙伴建立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关系;平衡好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的关系;妥善应对技术进步对未来工作岗位和就业的影响。
       7即中国在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中需要重点着力的7个关键领域:促进市场竞争;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更高效配置金融和人力资源;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推进治理改革,管理新一轮转型。
       其次,创新几乎贯穿于报告的每个章节之中,是这份报告的另一个亮点。报告一方面详解了未来创新的机会所在,另一方面也阐述了如何把握创新机会。过去,在中国看到的更多是学习、模仿、消化吸收和渐进升级的机会;而现在看到了很多颠覆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在中国的快速或首先应用。中国的创新能力正在迅速增强,与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的差距缩小。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等排行榜上的排名稳步上升,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最高。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高铁、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技术领域,中国逐步迈向全球领先行列。
       再次,加强人力资本建设也是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报告强调指出人力资本对实现生产率和创新驱动型增长的重要作用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中国不断增长的人力资本支撑着创新能力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将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的基石。为了保持生产率和创新驱动的增长,中国需要越来越多地从实物资本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报告还提出了下一步提升人力资本的途径,即从五个方面制定新的教育战略。
       此外,报告的另一亮点就是结合外部环境变化,提出长远建议。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发酵,对我国培育增长新动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报告结合最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提出从长期来看,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虽然短期可能会遭遇一些波折,但从长期来看,中国要适应这一趋势,因此要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报告强调,继续扩大开放,融入全球经济,对中国实现成为更具生产率和创新型经济体的愿望至关重要。中国可以签署更全面的贸易投资协定,改进投资、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中国可以继续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配合《外商投资法》发布清晰明确和简化的法规、行政复议和许可证程序。
       最后,推进治理改革,管理新一轮转型,也是本报告的一大亮点。新动能能否形成和释放,也要看制度能否同步创新。报告提出,随着一国经济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创新驱动,这就要求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提高效率、激励创新。另一方面,国家的作用也需要加强,需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但重点是建立完善的法治环境、加强和改善对市场的监管、提供稳定的市场预期等。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记者 赵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