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1>11详情
返回列表

罗雨泽: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便是开新局的关键一招。

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如何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良性互动?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邀请专家就其中的内涵、重点、难点和主要抓手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要统筹兼顾、良性互动

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这是中央充分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挑战,针对性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包括多重含义:一是要“强身健体”,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国内大市场潜力来加快补短板、强优势,提升国内经济循环的自身健康运行和抗风险冲击能力。二是要开放融合,增强国内循环不是关门封闭、孤立运行,而是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国际循环有机衔接,对外畅通合作渠道与机制,强化互联互通,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增多互利共赢经贸合作的“铆接点”。三是要内外统筹,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要统筹兼顾,以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国内国际循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互促互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运行秩序带来巨大冲击,外需严重萎缩,全球供应链受阻。世界银行6月8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5.2%,将陷二战以来最严重衰退,人均产出下降的经济体比例将达到18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的问题,随着全球疫情的久拖不决和国际政治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会日益突出和长期存在。

保障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是构建“双循环”重点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贸易物流的严峻形势下,畅通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需求链循环,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双循环”相互促进,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外部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利用我们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条完整,战略回旋空间大,超大市场规模的特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推动畅通内循环,而畅通内循环,当务之急是尽快通赌点、连断点、破难点,保障产业链协同加速“齐步走”。

高凌云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最根本的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以关键技术、工业互联网等科技推动中国产业链的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提升。

“信任赤字”上升不利“双循环”相互促进

解决“信任赤字”问题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难点。

罗雨泽表示,目前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导致一些国家间“信任赤字”上升,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但很多国家都是在寻求走“进口替代”“自给自足”的狭隘之路,而不是从优化全球安全产业布局和加强完善国际合作保障机制的角度出发。面对诸多全球性问题,寻求自给自足对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不可行的,对少数国家即使可行也将不得不面临高昂的成本。在此形势下,中国提出的“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适用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国要增强提升国家安全应在开放的框架下进行。

他认为,同处“地球村”的国际社会成员还应增进互信,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理念,携手寻求应对共同安全威胁之策。解决“信任赤字”,增进互信的基本路径分“五步走”:广泛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第一步,客观看待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是第二步,理性处理矛盾分歧是第三步,携手建立符合时代趋势和发展要求的机制和规则是第四步,合作做大互利共赢蛋糕、守望相助是第五步。

“一带一路”、自贸港将是链接内外双循环重要平台

“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是链接和推动国内国外双循环的重要平台,自贸区(港)的建设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方式。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3.43万亿元,其中与泰国、波兰和匈牙利进出口分别增长8.1%、6.9%和7.5%。

高凌云表示,海南自贸港可借助西部陆海通道、东盟-中国(10+1)和“一带一路”等平台参与国际区域的经济循环。《意见》中,对于完善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专门阐述。

此外,专家认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也是促进内陆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有利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双循环”相互促进需要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

做到“双循环”相互促进,还需要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主体共同充分协调、平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关系,以及国内规则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关系、国际技术与国内市场的交换关系、扩大进口与巩固出口国际份额的互促关系。

《意见》明确,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

罗雨泽认为,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依法确立两者运行边界,应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发挥好在营造环境和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作用,两者既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要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此外,还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比如大力鼓励商协会组织、专业性中介机构的发展,使之发挥好“传送带”“粘合剂”或“润滑剂”等作用。

此外,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双循环”之间的关系,防患于未然。

罗雨泽说,首先,要做好平衡兼顾,防止只顾一头,走向极端;其次,要做好内外衔接,防止“两张皮”现象,即防止两个循环各自运行、缺乏衔接,不能实现良性互动;第三,要避免静态僵化。根据形势变化,“双循环”应可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具备韧性和柔性特点。


作者: 记者 张娜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