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量”到“活力”,《2025中国科创企业创新力发展报告》获得专家认可

2025年11月14日,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举办《2025中国科创企业创新力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与“2025科创企业创新力TOP500”榜单(以下简称“榜单”)专家评审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海林,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秘书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江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张跃文,光明日报社理论部主任孙明泉,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卫新华作为专家参会。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协会负责人、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李春伟,常务副秘书长于越出席会议。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评价工作部主任王建表示,近年来,我国科创企业以“攻关——转化——产业化——一体推进”为核心推进方向,在新态势下,协会聚焦企业的行业领导力、原始创新力、产权保护力、价值实现力、财务表现力、品牌影响力、资本活跃力等7个方面,推出7大类36项指标的“科创七力”模型,深度考察以专利为代表的企业行为指标,编制了《报告》与榜单。
会上,王建向与会专家汇报了《报告》与榜单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榜单分析、对策建议等内容。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评价工作部主任王建
张跃文表示,《报告》在考察科创企业海外同族专利布局、专利持续时间、企业产学研频次等指标上具有高度专业性与指向性,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他建议,《报告》在现有基础上,可以更深入挖掘我国专精特新企业与“隐形冠军”企业, 根植于不同行业制定更细化、专业的评价指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张跃文
王海林表示,《报告》最大程度展现了我国科创企业的整体创新实力与发展态势。他建议,《报告》可以进一步呈现我国科创企业的分布结构、重点行业、共性难题,并根据不同城市的科创环境进行针对性分析,在公开数据背后,探寻我国科技创新的“水下实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海林
江源表示,此次榜单的评价标准规避了此前社会各界的科创企业TOP榜单“重规模、轻实力”的问题,对行业都有较大的启发意义。他建议,在后续研究中,《报告》可围绕半导体、医疗等重点产业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以提升评价的行业指导价值。

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秘书长、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江源
卫新华表示,《报告》对我国科创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客观呈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他建议,《报告》可在适度精简部分评价内容的同时,将科技成果产出纳入综合考量,从投入与产出双维度评估,更加突出企业的科创实力。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卫新华
李春伟表示,一方面,《报告》与榜单在方法创新和数据分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前瞻性;另一方面《报告》应延续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价逻辑,以加强可比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负责人、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李春伟
侯云春在总结发言中提到,与以往相比,本次榜单和《报告》工作量更大、研究更深入,能够更精准反映新阶段科创企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未来,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隐形冠军”等细分领域标杆企业的研究,进一步提升评价体系的典型性与引领性,更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
《2025中国科创企业创新力发展报告》是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聚焦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与企业创新培育的研究成果。该《报告》与“2025科创企业创新力TOP500”榜单将于12月12日在河北雄安正式发布。
此次评审会议的顺利召开,在优化指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报告》的科学性与质量水平,为协会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生态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评审会与会人员合影
编辑:田恒易
审核:于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