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7>17详情
返回列表

敢减产 善减产 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矿价下跌

尚未完全反映减产对供需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62%铁矿石价格从2020年初的80美元/吨一路上涨至最高的233美元/吨。自2019年8月铁矿石价格调整后,连续22个月再没有像样的回调。在疫情最严重之时,经济遭遇巨大波动,我国钢铁行业在利润微薄甚至无利可图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供,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发挥了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今年7月中旬开始,我国钢铁行业减产,矿价快速下跌。笔者认为,截至目前,矿价下跌更多是对美元货币超发和全球通货膨胀过度预期的回调,尚未完全反映此次减产对铁矿石供求基本面产生的影响。


减产有利于改善铁矿石供需基本面


近年来,四大矿山的海运矿供应虽然总量基本平稳,但受事故、天气、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供应并不稳定,叠加美国“轻防疫、重刺激”的危机应对方式,在资本炒作下,铁矿石价格背离自身供需基本面节节攀升。


据四大矿山季报,今年上半年低成本主流矿供应同比仅增长670万吨。其中,巴西淡水河谷粗粉销量同比增加2025万吨,增幅为19.1%,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受疫情、涝雨等因素影响基数较低;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FMG发运量则同比分别下降550万吨、575万吨和230万吨,合计下降1355万吨。我国作为铁矿石最大消费国,今年上半年生铁产量同比增长2370万吨,增幅为4%,折算为铁矿石需求增量约为3800万吨,远大于同期低成本主流海运矿的供应增量。


作为对低成本主流矿供应的补充,今年上半年我国从印度进口铁矿石约2585万吨,与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相比分别增加580万吨和100万吨,增幅分别为29%和4%。同期,我国从其他非主流矿供应国进口铁矿石6225万吨,同比增加419万吨、增长7.2%,环比减少997万吨、下降13.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虽然铁矿石价格高位攀升,但是,由于近年来海外实体企业投资意愿低迷,海外非主流矿产能并未扩张,供应增量主要来自生产积极性提高。随着去年下半年海外经济逐渐恢复,海外主流矿供需两端基本同时“见顶”。预计今年下半年,铁矿石供应增量主要集中在巴西。


综上所述,在全球货币极度充裕、铁矿石供应保持平稳的背景下,以铁矿石当前的定价模式,如果任由我国高炉产量最大化,不仅背离“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实,还将扩大铁矿石需求和资本炒作空间,进一步推高铁矿石价格,钢厂经营效益势必下降。


笔者认为,下半年,如果粗钢产量压减政策能够落实到位,那么将出现我国铁矿石需求环比、同比均显著下降,而铁矿石主流矿供应却环比增加的情况。如此,铁矿石价格有望进一步回落,并保持在合理区间。


近期铁矿石市场变化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首先,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我国钢材有效供给持续增加,铁矿石需求随之攀升,但海外主流矿山供给基本持稳。在这种情况下,海运矿供给端寡头垄断和以四大矿山主流品种为指数样本的铁矿石定价机制等因素被市场过度解读,备受多头资本炒作,成为矿价连续22个月只涨不跌的主要原因。围绕供需基本面上下波动是大宗商品价格决定论的主流。减产将有效拆解“钢涨矿也涨、钢跌矿不跌”的市场逻辑,不仅对铁矿石价格经常背离自身供需基本面有积极的纠正作用,而且对提升钢企在钢铁市场及铁矿石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有正面的推动作用。


其次,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使得自身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减产将给这一情况带来新的变化。2016年以来,通过去产能和压降生产管理成本,我国钢铁行业逐渐迈入提质增效阶段。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钢铁行业亟须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制造以应对来自能源结构转型、绿色低碳制造以及“卡脖子”等方面的挑战。增强我国钢铁行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需要各钢厂积极响应落实国家政策并快速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反应,做到扬长避短。


最后,我国海运矿需求占到全球总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却不能发挥规模优势,导致在钢铁上下游利润分配链上的位置与市场规模极不相称。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约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57%,其中我国高炉生铁产量为8.87亿吨;铁矿石需求达到14亿吨以上,其中有11.7亿吨为进口矿,约占海运矿总量的74.5%。长期以来,我国钢铁行业面对供给高度垄断的铁矿石市场带来的挑战束手无策。唯有敢于减产,善于减产,才能化解铁矿石价格容易脱离自身基本面而紧跟钢价运行、侵蚀钢厂利润的市场惯性,进而重塑我国钢铁工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利润分配格局,做到减产不减效益。


事实上,钢厂减产并不容易。首先,钢铁工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客观上需要产量规模来摊平生产成本。其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供应速度跟不上需求的恢复,叠加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我国钢厂似乎迎来了一波巨大的市场机会,尤其是经历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绝大多数钢厂都进行了环保等方面的投资,想尽快把前期投入赚回来。但是,我国钢铁工业更需要及早推进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要在上下游产业链上获取稳定、合理的利润分配,各钢铁企业仍需增强行业自律,更加关注质量和效益,而非产量。


这一次我国钢铁行业减产不只是为了拉低矿价,更不是如市场上有些猜测所言只是一场“减产秀”,而是钢铁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背景下的一次自我革新。我们相信,只有持续作为,久久为功,钢铁行业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 江秀霞

来源: 《中国冶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