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1>11详情
返回列表

李跃:有效应对超预期复杂经济走势

2022年以来,受世界格局剧烈变动和新冠肺炎疫情复发多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和冲击,经济运行呈现出惯性下滑态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应对当前这种超预期复杂经济走势,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近期经济走势与经济发展长期基本面出现某种偏离

从今年4月份以来的情况看,短期经济运行和经济走势面临严重失速、惯性下滑的严峻挑战。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餐饮收入下降22.7%。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但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9%。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但进口增长放缓。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7.08%。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6.1%。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16岁—24岁、25岁—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8.2%、5.3%。另外,4月份全国多地出现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当前,超预期经济走势的复杂性就在于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基本面。

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坚实稳定的支撑和良好的基本面,近期经济惯性下滑走势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基本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基本面作过精辟阐述。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的有利条件: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拥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物质基础,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丰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仍然明显;国土面积辽阔,土地总量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拥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我们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等五个方面,深刻阐明了我国发展具有的战略性的有利条件。

科学把握经济形势长期因素与短期因素的辩证关系

正确认识近期经济走势与经济发展长期基本面相偏离这一问题是科学研判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关键所在。

经济形势的长期因素即经济发展的长期基本面与经济形势的短期因素即经济运行的近期走势,既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又具有一定的区别,科学研判经济形势需要长短结合、辩证看待两者的关系。既不能只看短期因素而忽视长期因素,也不能只看长期因素而忽视短期因素;更不能将长期因素混同为短期因素、短期因素混同为长期因素。将短期因素混同为长期因素,容易在近期经济惯性下滑走势面前乱了阵脚,从而丧失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定力;将长期因素混同为短期因素,容易因长期基本面向好而盲目乐观,丧失扭转短期经济惯性下滑的“黄金窗口期”。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有利条件,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坚定信心、乐观预期和战略定力,又要高度重视短期经济惯性下滑有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采取坚决果断有力的举措修正近期经济走势与长期基本面的偏离,将经济走势重新拉回健康稳定持续增长的轨道。

有效扭转近期经济惯性下滑走势须把握两大着力点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实际上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突出表现,主要原因是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严重受阻和经济循环流动性下降。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复发特别是上海因疫情防控按下“暂停键”和俄乌冲突导致三重压力继续明显加大,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循环流动性下降问题更加严重。综合分析近期的主要经济运行指标以及疫情复发、俄乌冲突这两大突发性外力作用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冲击效应,国内有效需求明显萎缩和国内经济循环流动性明显减慢是导致近期经济运行惯性下滑的主要动因。因此,全力激活、恢复释放国内有效需求和加快提高国内经济循环速度是有效应对当前经济运行惯性下滑走势的两大着力点。

第一,要发挥投资需求在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中的关键作用和引领作用。要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部署,运用好政府债券等金融工具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加快恢复增长。同时,要发挥消费需求在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线上消费等新型消费样式,在疫情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规模适度的群体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增加全社会的公共消费,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力度,出台更加积极的消费政策支持和促进汽车、家电、智能家居等耐用消费品换代升级,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消费需求加快恢复增长。第二,要针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堵点分类施策,增强经济循环速度。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持好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坚持疫情防控动态清零和疫情复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的前提下,根据疫情形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探索在常态化防控条件下保证人流物流畅通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防控对人流和物流的影响。要根据疫情对企业资金流的影响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资金链断裂。要防止将“房住不炒”的定位简单化、机械化、片面化。要调整和优化房地产调控措施,尽量少用行政干预手段,多用、善用经济调控工具,提高房地产交易流动性,优化商品房结构,在保证住房刚需的前提下加强住房公积金对改善性住房需求的资金支持,合理满足不同层次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住房消费结构稳步升级。


作者: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教授李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