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15>15详情
返回列表

变“数字鸿沟”为“数字红利”

——构建老年友好型数字社会步伐不断加快

设立智慧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推进养老服务“一卡通”建设,提升老年人办事、就医、出行便利度;上线长者数字课堂小程序,丰富老年人退休生活……为弥合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数字社会,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推出多项举措,积极优化数字社会适老化建设,帮助老年人更好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从“有碍”到“有爱”,让银发族更好享受数字红利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这表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触网”,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仍有近半数老年人从未接触过互联网。

当老龄化遇见数字化,如何让规模巨大的老年群体共享智能社会发展红利,是当前社会民生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和工信部分别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帮助老人与“网”更好相融。

此后,许多地方也进行了不少有益尝试。2021年,北京市推动首批与老年人和障碍人群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51家网站和26款App开展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工作,着力解决老年人和障碍人群在使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时遇到的困难,推动充分兼顾老年人和障碍人群需求的信息化社会建设。同年,上海通过实施长者服务“银色数字工程”,打造“智慧长者食堂”、开展“100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上线长者数字生活“随申学”微信小程序等,建立智慧养老的“四梁八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房连泉表示,近年来,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享受智能服务的便利性等方面显著提升,日常生活场景中基本保留了线下兜底服务,应对“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从“受限”到“畅享”,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公共服务

搭建智慧监测平台,配备一批无感智慧终端……老人可在关联的服务机构、护理机构享受远程问诊、刷脸进门、刷脸吃饭等无感智慧养老服务。

通过适老化技术改造,解决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障碍,只是第一步。

房连泉指出,从更深层次上看,老年“数字鸿沟”源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技术快速进步之间的矛盾,老年人在其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需要获得友好型的社会环境支持。

我国高度重视老年友好型数字社会建设。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建成5000个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全国城乡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构建老年友好型数字社会,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各地利用“一卡通”等数字平台建设手段,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方式方法,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卡多”“密码多”的烦恼。

从“纸间”到“指尖”,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老年友好型数字社会建设,离不开数据的共治共享。近几年,各地从老年群体的办事需求出发,积极协调公安、民政、人社、卫健和金融监管等部门,打通涉及老年服务的信息壁垒,不断优化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贴心便捷服务。

数字政府建设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前提。房连泉认为,在线上政务、便民服务、社保经办、民生救助、福利待遇认证和医疗服务等高频性公共服务事项上,数字技术应用广阔,享有规模成本优势。对此,他建议,未来在国家层面继续推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实现多部门间的信息联动,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政务信息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老年人少跑腿”,从而让老年人更好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作者: 邱玥 张馨月  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