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22>22详情
返回列表

张军扩:以改革创新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各位嘉宾:


大家好,很高兴应邀参加第6届世界创新大会(2023年会)。这次论坛以“高质量发展与创新机遇”为主题,非常有意义。党的20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而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我就当前形势下“以改革创新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与大家交流三点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改革创新促进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和党中央各项深化改革、促进创新、扩大需求政策举措的贯彻实施,中国经济从整体上呈现持续恢复、稳步回升的良好态势。


一是经济整体增速显著回升。前三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环比来看,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0.5%,三季度比二季度增长1.3%,呈现逐季回升态势。工业方面,10月份规上工业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比7月加快0.7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


二是需求恢复呈现一些新亮点。从消费需求看,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呈现加快恢复的态势。今年暑期及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是过去五年旅游市场最热的一个暑期。从投资需求看,与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新型投资增长相对较快。比如,1-10月,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汽车制造投资分别增长36.6%和18.7%。从出口需求看,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比较快。1-10月累计,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62.4%,船舶出口增长20.2%。


在看到经济恢复向好态势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经济恢复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靠,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区域之间恢复不平衡、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预期不稳、信心不强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外需增长疲弱、房地产回升乏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对经济增速的回升形成较大制约,稳经济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促进经济尽快回复到正常的增长轨道。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强调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的同时,从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诸多稳预期强信心的具体举措。相信今后一个时期,这些政策不仅会进一步落实,也会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趋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从而为明年经济的全面好转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潜力充分释放。无论从后发追赶型现代化一般规律来看,还是从我国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条件来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一方面,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不小,但从人均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巨大的,我国仍然处在追赶型增长阶段,后发优势依然是存在的。尤其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又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条件,也可以说具有诸多独特的比较优势。比如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完整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的科技能力,等等。即使是拿劳动力因素来讲,在普通劳动者失去成本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又具有高素质劳动者规模庞大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这从一方面看构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但从另一方面看,无疑将会为创新发展、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增长潜力只是一种增长的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关键,就是持续不断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创新。比如现阶段我国无论城市更新还是乡村振兴,都存在巨大的投资需求潜力,但这些需求能否得到充分释放,取决于一系列重要改革,比如投融资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特别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没有相关改革的深化和突破,这些潜在的巨大需求的释放,都会受到很大限制。


第三,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创新,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重点问题,力求取得实效。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我感到以改革创新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下三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一是要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信心,着力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不仅是涉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方针问题,也是深刻影响我国创新活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受疫情严重冲击、国际环境变化、营商环境改革不到位、负面社会舆情等因素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信心受到较大影响。党中央对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信心高度重视。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我感到这个意见非常重要,近年来困扰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可以说基本上都涉及到了,而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一步的关键,就是要把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让企业真正见到实效。一是要抓紧出台细化、具体化的政策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比如,如何切实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隐形壁垒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在参与招投标、获得贷款支持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问题,如何及时制止违反中央精神的针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不正确言论问题等等,都需要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救济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让企业真正看到变化。另外,要深入研究近年来屡屡出现不符合中央精神言论、民营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各种噪音干扰得思想根源,进一步明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为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氛围。


二是要进一步优化支撑和促进创新发展的环境和生态。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而是一个包含文化、理念、制度等在内的社会系统工程。可以预见,今后创新方面的国际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为此,必须下大力气着力改革我国的教育、科研和人才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制约创新的诸多“卡脖子”问题,着力营造与新时期创新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创新生态和环境。有条件的地区,要勇于探索,率先突破,在形成区域创新高地的同时,为全国的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做出示范。创新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地缘政治博弈和逆全球化潮流涌动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营造良好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吸引人才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只有我们的创新环境、创新生态更加优惠,更有吸引力,才能最终在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竞争优势。


第三,要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开放创新。“开放则兴,封闭则衰”,这是世界的经验,更是我国的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一首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绚丽篇章。面向未来,党中央一直强调,“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环境更加复杂,挑战与困难也显著增多。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扩大对外开放。长期来看,我们必须加大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和集中攻关力度,必须着力解决核心技术、核心设备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情况。但自主创新和集中攻关绝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以我为主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开放创新。尽管我们面临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遏制和打压,但越是如此,我们越应该主动推进开放创新,平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内外互动、合作共赢中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发展新格局。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作者: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院基金会理事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张军扩

来源:世界创新大会组委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