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5>5详情
返回列表

周毅仁: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十年来,京津冀三省市通力合作,携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并向着顶层设计目标砥砺前行。  


回望这十年:协同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十年来,京津冀牢记“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锚定顶层设计目标同心同向发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两翼”联动发展步伐加快,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形成了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一核两翼”展新颜。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力有序推进,十年来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北京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走出一条减量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雄安新区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基本建立起“1+4+26”规划体系和“1+N”政策体系,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形成,白洋淀进入全国水质优良湖泊行列,中国中化等四家央企总部项目加快建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四所高校雄安校区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来自北京的3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雄安注册。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正式开园,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联袂亮相,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速,行政办公区一二期建成投用,千年古都又现靓丽名片。


高质量发展开新局。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十年来经济总量连跨五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协同创新持续发力,2022年区域R·D经费投入强度为4.28%,持续高于全国,每万常住人口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57.9人年,其中河北增速最快,较2013年增长74%,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产业协同硕果累累,三地确定“五群六链五廊”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十年来北京企业对津冀两地企业投资4.9万次,投资总额2.3万亿元,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约4.4万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获批国内唯一跨省市联合建设的先进制造集群,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三地制定了营商环境“1+5”合作框架协议,165项资质资格实现互认。


重点领域创新篇。“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沈高铁、京张高铁、津兴城际、京唐城际等6个项目开通运营,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逾1.1万公里,地级市实现了高铁全覆盖,京雄、京台、京昆、京秦等9条高速公路通车,京津冀高速公路里程近1.1万公里,较2013年增长40%以上,基本形成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美丽京津冀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三地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32、41、38.6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分别下降62.7%、50.6%、57.6%;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潮白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三地成立特色职教集团(联盟)15个、高校联盟24个,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超过9300家,区域内异地就医实现同城化,建设京津冀医联体40个,实现了京津冀医联体全覆盖。  


共赴新十年: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推动“一核两翼”同频共振。聚焦北京作为“四个中心”承载空间的核心引领作用,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构建以规模约束、功能优化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为全面提高“四个服务”水平腾出新空间。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强化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主导功能,发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高精尖产业,建设运河商务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等优势平台,将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成典范。同步推进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树立新时代美丽中国雄安样板。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释放疏解与承接的内生动力。


激发协同创新强大势能。统筹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高质量协同创新共同体,携手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引领全国、带动北方的“创新极”。坚持“四个面向”,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克一批产业链共性技术,构建具有时代性的开放创新生态,把北京打造成全球前沿创新动力源和创新要素汇聚地。聚焦三地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增强产学研协作能力,提高创新成果区域内转化的比重与效率,形成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带动作用,通过共建园区构建科技创新园区链,协同布局国家重大创新资源,共同争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带动高质量科技和产业项目入驻,形成园区间“研发—孵化—转化”的链式合作机制。健全产学研合作制度安排,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供需有效对接。


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进一步明确三地产业功能定位,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理顺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共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合力推动基础器件研制、基础材料发展、基础工艺提升和基础软件升级。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协同培育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工业母机、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机器人、氢能等重点产业链,强化关键环节协同保障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围绕生物医药、电力装备、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强区域协同联动,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带。增强产业链龙头企业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探索多元化产业对接合作模式,壮大优质企业群体。一体推进质量、品牌、标准建设,健全区域质量管理体系。


实现绿色低碳协同发展。全面对标对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联合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碳达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行动,分阶段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促进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携手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协同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重点行业加快推广应用绿色技术,实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培育绿色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创建一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台账,继续推进排污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市场试点工作。完善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设立生态保护补偿专项资金,通过政策补偿和资金补偿相结合的方式,保障重要生态区域的合理利益,提升跨区域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推动区域协同立法,共护绿水青山。


加强数字赋能区域发展。统筹完善三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千兆光网与5G网络,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设施升级。共同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协同实施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协同培育数字产业,加强要素资源整合和产业政策对接,推动数字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共同解锁“数字+”应用新场景,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三地公共数据开放共享,促进三地数据高效流通,深化在交通管理、应急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创新,探索跨部门、跨区域数据融合机制和协同监管机制。


以共建共享增进人民福祉。持续拓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进综合运输服务提质增效,提升三地通达效率和安全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新突破,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实现劳动力和人才自由有序流动,促进京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同河北共享,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学科建设等领域合作,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动京津养老项目向河北具备条件的地区延伸布局。持续抓好北方防沙带等重点工程建设,筑牢首都绿色生态屏障。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拓展京津“双城记”的广度和深度,携手打造区域发展高地,引领带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扩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以开放创新增进民生福祉。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