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8>8详情
返回列表

邱灵: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

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支持引导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有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关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大政策资金支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为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搭建了“四梁八柱”。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在清洁高效发电装备、超特高压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针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关键部件和设备进口等出台专项措施,政策保障和资源整合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推进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系统性重构、整体性重塑。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探索实施“揭榜挂帅”“赛马”“资本金注入”“以奖代补”等新模式,通过优化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重大生产力布局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初步建立了以需求为牵引、以能够解决问题为评价标准的新机制。出台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改革举措,推进科研项目评审、科技人才评价、科研机构评估、薪酬制度改革等,对前沿探索项目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设立颠覆性技术专项,有力推动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迭代应用。

三是实施重大攻关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探索更加高效的体制机制和组织模式,加快推进“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科技前沿领域攻关任务等,从基础前沿、原始创新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聚焦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新一代人工智能、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前沿关键领域集中发力。针对“卡脖子”技术,持续推动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安全可靠替代工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以项目为牵引,着力提升自主可控水平。

四是形成重要科技成果。一体推进短板攻关、迭代应用、生态构建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部分“卡脖子”技术初步实现自主可控,CPU、操作系统、存储器等实现从无到有、从不可用到可用的重大跨越,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的自主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新能源汽车芯片打破国外垄断,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全面实现技术自主化。部分技术领先优势持续巩固,在量子技术、生命科学、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居全球首位,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大型科技装备保持全球领先。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大国竞争空前激烈,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不高、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国产设备技术指标和质量性能相比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体制优势和政策支持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充分。

一是攻关力量有待加强统筹协调。各部委、军民、央地、产学研用等不同主体的职能定位和任务分工相对独立,在推进攻关过程中存在更多从本位出发筛选和认定关键核心技术、相互间信息共享不够、工作交叉重复等问题。例如,有的地方设立的专项资金较多集中于5G、集成电路、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支持方向和攻关项目高度雷同,甚至“互挖墙脚”抢夺人才,稀释了有限的攻关资源。同时,由于上下游行业、软硬件产业各自为战、缺乏统筹,部分重大装备子系统、子模块的接口标准及性能指标不统一,导致作为攻关成果的整机协同运行难度加大、整体稳定性降低。

二是部分政策取向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一些部门和地方对攻关项目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不确定风险大等特点认识不足,追求“立竿见影”。有的部门对重大攻关项目投资的考核聚焦当期回报,以年度投资额、投资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为主,对实现战略目标情况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标准。在这种考核导向下,个别攻关项目倾向于“挣快钱”,对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带动作用不明显。一些地方追求短期赶超目标,偏好见效快的应用性研究项目,导致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依然不足。

三是创新供给与攻关需求之间出现要素错配。在人才方面,大学和职业院校的学科设置与攻关需求相对脱节,导致高科技企业难觅优才。在资金方面,侧重于“种子期”“硬科技”的风险投资不足,面向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基金规模小、数量少,创新链与金融链难以精准对接。部分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要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达到30%—50%,但很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以人员绩效支出为主,固定资产购置费用占比较低。在市场方面,由于追责制度缺乏弹性,企业决策者可能因使用“首台(套)”产品出现问题而被问责,“螃蟹”让别人先吃的心态较为普遍。自主创新产品因市场占有率、性能指标等因素,很难进入采购目录或达到投标要求,“入市无门”对自主创新产品性能提升和产品迭代形成制约,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待充分发挥。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

要树牢“全国一盘棋”思想,形成横向沟通配合、上下贯通推进的协同攻关最大合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是聚焦堵点淤点,加强统筹协调。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决策部署,推动相关部门、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强化信息共享与政策衔接,加快构建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充分发挥国务院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目录等引导作用,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力度,清理整合各部门补贴政策,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格局。发挥国资央企“排头兵”和“顶梁柱”的作用,强化装备与材料、机械与电子、整机与部件、硬件与软件等上下游协同攻关,加强跨领域技术、产品和市场协作,化体量规模优势为关联协作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各地取消市场壁垒和歧视性准入政策,全力支持自主创新产品在本地的市场化应用。

二是锚定战略目标,完善评价机制和政策导向。充分尊重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适当延长政策支持年限,合理确定与技术攻关路线图相匹配的项目支持和审核周期,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国家支持的科技攻关项目,建议围绕战略目标优化考核体系,适当降低投资回报等财务指标权重,注重全过程、多维度绩效评价。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底层创新尝试和非共识性的尖端技术研发提供宽松环境。

三是激发主体活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研项目选题立项机制和评审模式改革,提升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者的参与度和话语权,打通科技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化应用全链条。提高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和参与应用类、产业类国家科技项目比例,促进各类要素向各类创新主体集聚。综合采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助、引导基金、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前瞻性、探索性科技攻关。结合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优化高校重点学科发展计划,加大基础学科建设和急需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对采购环节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防止“排斥性”“歧视性”标准阻碍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市场。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