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详情
返回列表

隆国强:深化改革,开展开放式的创新

隆国强:深化改革,开展开放式的创新

 

image002.jpg

 

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次论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为了适应这种阶段性重大转变,我们必须对很多方面的工作做出重要的调整。

今天,利用有限的时间,我想就开展开放式的创新谈三点看法。

第一、在新的时代,推进开放型的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推进开放式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过去我们在追求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实际上一直从国际上引进先进的经验,结合我们的低成本优势来形成国际竞争力。现在,我们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换,传统的劳动力数量优势、低成本优势正在快速地丧失。但是我们的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的产业配套能力基础设施等等各方面的新的优势越来越重要。要把这些新的优势转换成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势,就需要我们来开展创新。这个创新必须要用全球的视野、用全球的资源、面向全球的市场来开展创新,也就是开创式的创新。

第二、开放式创新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在二战以后不断地深化,全球化的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说是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近年来有一些逆全球化声音的出现,但是我们如果从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看,就像虽然黄河不断地有波折,但是大河东流的大趋势不会转变。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仍然不断地向前发展。全球化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其中研发的国际化就是全球化进程当中一个很引人注目的现象。大家可以观察到原来是跨国公司把他的研发放在发达国家,把制造转向低成本制造的发展中国家。现在一些新兴的经济体,像中国、印度新兴经济体研发的条件逐渐改善,研发的人力资源优势逐渐凸显。所以跨国公司开始不仅在发达国家之间来展开他的研发活动,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拓展、布局他的研发活动。所以研发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很多跨国公司开展研发的重要的方式。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国家,我们要追赶,我们的企业在开展研发的时候也同样需要适应全球化的需要,需要抓住全球化带来的利用全球资源开展研发的机会。即便是在历史上,研发国际化没有展开的时候,大家也知道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要想在全球开展研发、形成竞争力,必须要站在别人研究的肩膀之上,而不是封闭在一个国家之内开展研究。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上有一个例子。大家看《三国演义》,诸葛亮特别聪明,发明了“木牛流马”。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中国自古到今很长的一段时间,有独轮车、两轮车、三轮车,但是没有四轮车。为什么呢?因为四轮车的转弯的时候内侧和外侧的轮子不一样,所以转向的轴不一样。古代很长时间就没有发明这个东西。一直到西方的汽车进入中国之前,中国是没有四轮车的。但是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就已经发明了这个车,所以2000多年前古希腊就有四轮车。当时因为地理的阻隔,技术的传播特别得慢。假如说到了今天,我们有了全球化,如果我们封闭起来,别人已经发明了什么东西但我们浑然不知,只是关起门来创新,却发现人家早就有了。所以我们现在搞创新一定要站在全球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往前走。

    填补国内空白有意义,但是要面向全球竞争的话,那是完全不够的。所以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用好全球的资源。但是我觉得最基本的是你要站在全球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往前走,所以必须开展开放式的创新。

第三、推进开放式创新也是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必然要求,我们正在面临着新一轮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其汹涌而来。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本身就是席卷全球、席卷全人类。我们很难想象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还可以市场分割。我们看到各种IT技术的传播多么快,以前说一个技术发明从发达国家传到发展中国家周期可能会有几十年,现在可能几年,甚至几个月、几个星期。很多新的东西是在全球同步的,中国是重要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几乎都是同步在不同的市场推出的。所以,面临这样的深刻变革,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牢固树立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一定是开放式的创新,虽然我们把它称之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也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是用全球的视野、全球的资源,面向全球的市场来开展的创新。这就是开放式的创新。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推进开放式的创新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过去我们比较注重“引进来”的时候是出口型的外商投资,他们把他的技术、管理,特别是面向全球市场的网络和中国低成本制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得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产业里面迅速形成产业竞争力,成为最大的出口型大国。今天随着比较优势的转换,我们不仅仅要引进来出口型的外资,这个我们当然欢迎,我们可能更多的还要注重引进那些拥有先进技术的、开展研发的这些投资,同时还要把人才引进来。所以我们现在强调在引进来的方面要把引资、引技、引质结合起来。质有的时候是在企业里面,有的是在科学家、高端人才身上,现在我们确实面临这样的优势。我们看到去年引进外资的数量是世界第二,而引进外资的质量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更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开始向中国汇聚。还有更多的人才也加速向中国汇聚,我们自己留学归国人员在2004年的时候一年回来2万人,现在40多万人。当然还有很多外籍的其他国家的研发人员、科学家向中国汇聚。

当然,把这些引进来,我们还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体制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的机会,我们可以让我们的企业“走出去”,主动整合全球的资源,开展创新型的研发活动。我们有一些企业已经做了成功的探索,比如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为。华为作为一个创新型的企业,在国内将近十万研发人员,同时他还有好几万的研发人员在世界各地,在斯德哥尔摩、莫斯科、硅谷等等,他是走出去主动整合全球的研发资源,把国外的研发资源和国内的研发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全球研发、中国制造、全球销售,我相信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会走向这条路,这是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机会。

第三点我觉得我们要推进开放式的创新,必须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必须认识到创新,特别是开放式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当然我们不排除还有很多科研机构等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在推进开放式创新的时候,我们要始终坚持让市场在资源当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过去很多年,中国作为一个后起国家,我们一直在追赶先进的技术,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追赶模式,就像日本、韩国东亚经济体都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就是把官产学研的力量有机的整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追赶式的研发创新体制。我们现在虽然说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在很多领域依然还处在追赶的位置,所以研究怎么让这套体制适应新的形势、让它继续发挥作用,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尽管有一些人在讨论产业政策发挥什么作用,但是我觉得对后起的国家,把政府的作用——政府发挥作用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产业政策,和企业官产学研这些力量结合起来,具体地进一步改进。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有一部分的企业可能已经做到了技术的前沿,比如说刚才提到的华为。华为去年说感觉很迷茫,很多人尝试解读“迷茫”是什么意思?我理解“迷茫”,就是说当这个企业走到人类技术最前沿的时候,他面临的全是未知的世界,所以对这个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看到技术进步的方向,这就需要有基础理论的支撑;而追赶型的是不需要付出这样的代价和知识成本的,因为他跟着前面的人走就可以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新技术革命带来了大量的新的机会,这是一个探索,我们确实不知道最终技术进步是什么方向,所以随着我们发展阶段不断的演进,继续拘泥于刚才的追赶式是不够的。比如当年日本研发高清电视的时候,日本政府采用了惯用做法,官产学联手,日本的媒体出50%的研发经费,找了五家大企业各出10%,来研发高清晰的电视。最后做出来了,但由于走的是模拟技术的线路,很快地,他没想到数字技术进步这么快,最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虽然有一些的企业走到了技术最前沿,我们还面临着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大量前沿探索工作,这就需要另外一套创新的体制——这套创新体制大家也很熟悉,以硅谷为代表的、以创新型的创业企业加上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这样的一种以市场为主进行探索的创新体制。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大国,不是说用了一种新的体制之后之前的体制就被替代了,而是我们完全可以两种模式并存使用。

在那些仍然处于追赶阶段的领域中,我们继续发挥原有模式优势;在这些技术前沿的领域里,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另外一套以市场试错为基础的创新型的体制。这两套模式我认为我们都可以去做。

无论是前一种模式,还是后一种模式,我们都要解决很多的体制机制问题。比如说在“引进来”方面,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对创新有巨大包容的机制。我们怎么能够让跨国公司更好地参与到国家的创新计划里面来,例如“中国制造2025”、很多国家确定的项目、政府采购等等。比如还有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引进不仅仅是高工资的问题,涉及到税收、个人所得税问题,涉及到社会保障问题,涉及到家属在国内生活、孩子就学、就医等等一系列的配套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去研究。

我们现在还面临着新的问题,比如说数据跨境流动。现在的研发,实际上是一堆实验数据在全球不同研发中心传来传去,现在很多跨国公司是选择差八个小时的时区设立研发中心,比如说:中国下班了,欧洲人开始上班了;欧洲下班了,美国开始……中国地理位置有利,欧洲和美国大概差八个时区,还有中间的16个时区东亚地区正好处于中间位置,所以开展全球研发,从地理方面来看我国也有好的条件。

怎么让这些研发的数据能够在全球顺利地高效流动,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问题,这是全球开展研发的一个新问题。数据要安全,数据本身还涉及到国家的安全等等,所以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体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来解决。

同样,“走出去”的时候,我们企业面临着很多内部、外部的问题,在内部,我们的政府核准效率、外汇管理以及政府的服务。在外部,需要给中国企业营造一个真正开放、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现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在一些国家遇到了投资的保护主义,比如说中国企业要去并购,(那些国家会认为)不能让他(中国企业)给我并购,会把我(当地国家)的技术拿走等等。这都需要我们的政府帮助企业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的环境。

再比如说,我们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要投放市场,他可能跟原有的监管规则是冲突的,我们就需要建立一套包容创新的理念监管制度,让这些新的商业模式能够顺利推向市场。同时在适应的过程当中政府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按照新的商业模式要求来改革和完善新的监管制度等等。所以要开展开放式的创新,我们需要适应不同的创新模式,来深化改革,来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能够激励创新、包容创新一整套新的体制。谢谢大家。